设施农业的技术标准与成本效益平衡以及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,是当下农业发展的关键议题,它们关乎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变革。
设施农业是标准化的农业,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。在考虑省钱的时候,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,要从材质、工艺和效率的角度进行综合考量。比如说强磁处理器,它有两个重要作用,一是能让水分子团变小,二是可以解决化学结晶导致的喷头堵塞问题。如果我们为了省钱,不使用这些关键的设备或者不按照标准来操作,虽然短期内可能节省了一些成本,但是从长远来看,会对整个生产效果产生负面影响,反而得不偿失。像部队在做农业的时候,他们会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,所以技术服务就很简单,出现问题也能很快解决。而地方的一些学生,随意性比较强,这就导致一旦出现技术问题,很难判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所以,我们在发展设施农业的时候,一定要注重标准化,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,保证产品质量。
展望未来农业,植物工厂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。现在城市里闲置的楼房特别多,这些楼房就可以改造成植物工厂。我们可以在里面培育一些对清洁性要求比较高的沙拉蔬菜,主要供应给那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沙拉族人群。虽然电费成本可能会高一些,但是只要定位精准,面向高端市场,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。而且,植物工厂用来育苗也是非常有优势的,因为苗的附加值相对会高一些。对于阳台农业、都市农业,我们也有完整的技术体系来支撑。不管是屋顶、阳台,还是垂直面,都可以利用起来进行农业种植。农业创业要走小而美、小而精、小而强的路线,突出特色化,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。
气雾栽培作为一种独特的栽培方式,也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它可以说是一种傻瓜式的栽培方式,只要把栽培设施搭建好,然后和老师对接好,确定合适的配方,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就能操作。气雾栽培的设施投资和面积有很大关系,面积越大,栽培设施、管路等方面的投资就越大。它是一个完整的设施工程,还和温室类型、种植方式、使用的材料等因素有关。总体来说,气雾栽培的投资要比传统的地理种植少。虽然地理种植表面上看起来成本低,但是在土地管理和施肥方面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。比如说,一亩地的投资,如果只控制在1万块钱以内也是可以做的,但是这和模式有关系。气雾栽培是以空间利用来计算的,如果一亩地投资2万,但是它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三倍,那么折算下来,单位种植面积的投资可能就只有七八千。也就是说,亩均投入越大,空间利用率可能提高得越多,单位种植面积的投资就越少。在控制系统方面,如果种植面积小,可以用一万多块钱的简单控制系统,一个这样的控制系统大概可以管八亩到十亩地。如果采用高程差的灌溉法,管理的面积会更大,一个控制系统估计可以管二十亩地,因为这种灌溉方式不需要很大的压力。
 |